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发展农村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

2021/10/05

  9月28日上午9时许,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甘岸新星学校的校园内,大课间活动气氛热烈,孩子们做体操、拍篮球、捉迷藏,师生互动,欢声笑语洋溢在淮河岸边。

  “这些孩子中,80%的是留守儿童,还有一些孩子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他们生活、学习都在学校,老师全方位陪护,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教育支持。”学校负责人陈萍介绍说。

  特别是老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人大代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良好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在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时,当时我想把孩子送进市区的公办幼儿园,可是难度很大,没办法,最后只好把孩子送进一家民办幼儿园。我那时就想,我们在城市里,孩子上一所优质的幼儿园就这么难,可想农村孩子的学前教育是多么的欠缺。”陈萍说。

  2005年,陈萍和丈夫在老家平桥区甘岸街道,着手创办了甘岸新星幼儿园。因办园初衷是为了家乡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因此,该园得到了家乡父老的认可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办学16年来,在平桥区教体局、甘岸街道的倾心支持下,陈萍已成功创办成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平桥新星学校,在校学生达2000余名,日渐成为我市民办教育中的一颗闪亮明星。

  “民办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让农村的孩子能在校园里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有温度的教育,更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陈萍说。

  在脱贫攻坚中,陈萍作为一名党员和市人大代表,结对帮扶了两家贫困户,目前这两户人家已经脱贫摘帽;在教育扶贫中,该校真情帮扶困难家庭的学生,为他们减免在校的各项费用。董烨辉现在平桥新星学校上九年级,他父亲去世时,他在该校上幼儿园。得知情况后,学校安排他吃住在学校,各项费用全免,校方表示还会继续帮扶,直到他上大学。像董烨辉这样的困难家庭学生,该校不仅减免其学习生活费用,而且特别关注其心理上的健康,让这些孩子在校园内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十多年来,学校累计为贫困儿童减免费用达50多万元。

  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民办教育的发展既离不开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强练内功,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人才。目前,全省各级人大正在开展‘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在行动’,陈萍和她创办的乡村民办教育,正是此次行动的生动实践,也是为老区人民实现‘两个更好’目标的积极践行。

  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平桥区新星学校作为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信阳市文明学校,始终坚持“创书香校园做温度、幸福教育”的办学宗旨,不断为农村孩子创造幸福,让孩子们的理想与梦想,在淮河岸边扎根发芽,进而绽放出精彩的人生。

  (信阳市平桥区老促会 余运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