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传承非遗文化 彰显老区魅力

2020/05/31

 

    5月24日,白朗文化暨潘运明非虚构文学研讨会在宝丰县召开。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作家40余人相聚白朗故乡,共同探讨和交流白朗文化、潘运明非虚构文学的研究和创作。

  宝丰是革命老区,总面积722平方公里,辖9镇3乡1个办事处和1个林站,总人口52万人。2005年11月被省政府批准补划为革命老区,现有9个乡镇和观音堂林站为老区乡镇,全县共有老区村246个,老区重点村40个,老区人口327422人。宝丰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拥有中国汝瓷之都、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观音文化之乡、酒文化之乡、长寿之乡、孝文化之乡等10多张特色文化名片。宝丰还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教授的家乡。宝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挖掘和文艺创作,县委专题成立了文化挖掘领导小组,下设9个课题组,县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并已着手开展工作。非虚构文学《大白朗》一书就是该县挖掘地方文化的成果之一。

  白朗字明心,1873年生,汉族,宝丰县张八桥镇大刘村人。1910年,白朗在走投无路时,拉起杆子。响应武昌起义,与革命党反袁力量汇合,以“中原抚汉讨袁军”的名义发布文告。“二次革命”失败后,白朗义军克服千难万险,回到宝丰。1914年7月,白朗在转战虎狼爬岭中流弹而死,终年41岁。白朗起义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一卷,白朗旧居、白朗墓被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白朗起义传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数十年来,潘运明一直致力于白朗文化的研究,先后创作非虚构文学十余部,其中新作为《大白朗》一书。期间,他奔波到甘肃、陕西、安徽、湖北等地,跋涉数千公里收集资料,从客观的角度再现白朗起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全书70万字,是迄今为止有关白朗起义最全面、最翔实、最权威的历史小说巨著。它深化了白朗起义故事的传承和研究,填补了民国时期的社会史、政治史、军事史和文化史,又丰富了宝丰文化内涵,对宝丰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次研讨会,以实地参观和集中发言的形式,对白朗文化和潘运明非虚构文学进行了一次分析和总结。大家踊跃发言,一致认为,近代以来,在豫西这一片热土上,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如火如荼的英雄岁月,为潘运明等人用非虚构的方式写出以白朗为代表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各位专家、老师用宽广、渊博的学识,对白朗文化和非虚构文学创作进行了冷静的观察和高度的提炼,为这两方面的研究和创作更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为《大白朗》一书的修改和提升提供了有益的鉴戒,值得宝丰的作者们学习、体会和吸收,从而创作出富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文学作品。就这个意义上讲,本次研讨会意义深远,尤其对宝丰县文艺界影响巨大。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墨白,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骆玉安,河南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卢华东,上海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国情研究所所长暨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刘振华,平顶山市文史专家、市政协原副主席潘民中,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孙希彬,宝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培翼,人大副主任、文联主席阿卫国,副县长郜现营以及平顶山市文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作协和宝丰县文联、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作协的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当日上午,专家、学者、作家到白朗墓、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和汝瓷博物馆进行了参观。

 

 

相关文章